《用经论道理,提升生活品质》心得报告【卓依】
很感恩几个月前,善友在群组中提起这个佛法研修营,让忙于课业的我也没错过这场殊胜听法的机会。之前也有在线上听开仁师父的课,没想到这次有机会亲身亲近师父、听闻佛法,而且托法侣的福,第二天还可以坐在第一排听课,所谓的Category A “摇滚区” 啊(最近很想去爱豆的演唱会去不成,反倒去了道场闻法的摇滚区,我心无遗憾了~)。
回家后补听了师父关于【人身难得】的课(因为早上去投票所以miss 了这堂课)。之前都常听过在佛学课中盲龟喻的故事。而这是我第一次阅读这个盲龟喻的经文,原来我错了: “愚癡凡夫漂流五趣,暫復人身,甚難於彼”。原来,能够获得人身,是比盲龟每一百年要从浮木中浮出其头还要困难呀!长老也特别引用了一段自《大庄严论经》的经文,是说有一个小孩,听了盲龟的故事,还亲身去进入池水中去体验到底把头穿过木板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。古代的贤者,真的很有科学家的精神,学一法,行一法。
身而为人,一种米养百种人。有的人天生残缺,六根不具;很多人会觉得人生疾苦,有的三餐不续,需要劳劳碌碌;有的生活舒适,内心却因为生活琐事或为了生存而感到压力,苦恼不堪。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,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要面对和处理的烦恼。可是,往往我们都忘记了,这个人生是短暂的,却在我们的生命之流当中如此的关键;它是决定我们未来上升下堕的升沉之枢纽。我们往往高估了人生的长度,而低估了人身的价值。
我们常忘了,只有人身,才会有三种特胜。只有人身,我们才有勇猛强记的能力(忆念胜、勇猛胜),所以我们记忆思维可以不断被开发,有强烈的动机行事;也因此而造下强大的善业或恶业;只有人身,可以修习梵行,可以修行提升自己;也只有人间,佛出其土,【诸佛皆出人间,非由天而得也】。说白了,获得人身,就是我们在无尽生死之河的一张“机会卡”,往后往哪里去,主要就看我们今生的造作(当然也还包括过去的业力),怎能不好好珍惜呢?获得人身很难,能够在人身之时学佛闻法更难,需要离八难,有健全的身心明辨佛法。如果能够深刻体会到人身的价值,也许我们就会停止抱怨人生的琐碎事,而是会对自己的人生抱有更广阔、更积极的态度和希望,因为当下我们就能注入善的因缘去改善我们的生命。即使此生我们没办法达到解脱的境地,也至少能够种下顺解脱分的善根,发愿生生世世不离三宝,向三宝学习。
讲义中提到【菩萨欲令三恶道众生皆转得人身】。内心曾有疑惑:如果佛菩萨都能用自己的功德去消众生的业障,那不会不符合因果业报的法则吗?原来啊,“不言「以菩薩業因緣令眾生得人身」,但言「菩薩恩力因緣故得」。” 菩萨之所以能度众生,是以“恩力“ 故,恩力是法的教导,菩萨的说法之恩,让众生内心转起善心,所以才能感得善业。因此,众生要得到帮助,也是需要两种因缘发起正见:一,就是听闻正法;而,则是内有正念 (也就是能够内正思维/如理思维)。佛陀的教导,是他力与自力的相辅相成。我们不能仅依靠仰赖佛菩萨的威德和保佑,而是需要相信佛的智慧与慈悲,加上身体力行佛陀所教之法,才能真正帮助改善我们的生命。
接下来第二章,提到为人要知恩报恩。有人说:这某某事物是我应该得到的,是我用金钱或劳力换取的,是我的福报,所以我受之无愧,为何要感恩呢?论典里说到,众生虽然有过去种下的善因善缘,但是如果此生的世事因缘不和合, 其实也无从享用这份福乐。就好像种子已经散播在土地里,无雨则不生;所以不能说,土地能生稻谷,而雨水无恩。同样的,师父说,我们可能付费去上课学习,但是如果没有人发心要当老师,我们有再多的金钱无法获得知识。所以,对于老师,我们要心怀感恩。对于给我们福乐的人事物,都是我们的助缘,应当要感恩。更重要的是,感恩心能够让我们在获得福报时,能够转起善的心所,它也是菩萨大悲心的根本。比如说,看见美味的食物,我们转起感恩心,则避免在享用的当儿掉入贪心或其他烦恼心所方当中。
第三章谈到四无量心的修习意义。《大智度论》云: “譬如有人遣使供養彼人,彼人雖不得,而此人已獲施福。如慈三昧,於眾生雖無所施,而行者功德無量。” 意思是,当我们有意要布施帮助他人,只要内心生起捨心,布施的功德即已成就。即使接受布施者未收到布施之物,或者可能受施者没有好好善用布施之物,那也无损布施者的利益。所以说,布施的过程中,意业(心态和动机)最大,而非身业、口业。了解这个道理,我们应该对布施产生更大的信心,也不必过于纠结对方是否有其他的意图,是否会欺骗我们,因为我们当下那颗舍己利人的心才是最重要的;当然,我们还是需要有智慧地行布施,如果发现了对方真的是不法分子,也不要去盲目地去布施而纵容他们的恶业。
师父也善巧地教导我们如何整理四无量心的定义和对治的烦恼,如下:
四无量心 |
下种 |
除草 |
慈 |
爱念 |
嗔觉 |
悲 |
愍念 |
恼觉 |
喜 |
从乐得欢喜 |
不悦乐 |
捨 |
捨三种心 (慈/悲/喜 – 有相的心) |
爱,憎 |
其中一段文,我的印象特别深刻的是:“以慈除此二事故,名「無瞋恨」。「無怨無惱」,恨即是怨──初嫌為恨,恨久成怨;身口業加害,是名惱。” 初嫌為恨,恨久成怨 – 哇 我们平时和别人相处不就是这样吗?容易由爱生恨,由恨生恼。小小的嫌弃,慢慢地记恨在心里,恨久成怨,最后还可能付诸于行动恼害别人。这些不满的累积,都是因为小小的瞋心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,而像滚雪球般成为大大的烦恼。由于我是嗔行人,看到这里会特别心有戚戚焉。这里也提醒我自己,平日要多多修习慈心对治瞋心,莫等到成为大烦恼才来对治呀!
后面的篇章师父还有谈到六度和般若空慧。菩萨需多修空住 (而非思维无常、苦住。。),因为菩萨不能对众生有太多的厌离心。菩萨必须不舍有情,长在生死度众生,修福修慧。师父有提到,在内修外弘的过程中,要懂得安排什么活动是属于自修的,什么活动是奉献付出的。菩萨要度化众生,需要有自己的站脚,不然则如墙头草,遇见善友就往善的去,遇见恶友就往恶的走,即使发了菩提心却还是跟众生一样在里面一起打滚。 其中,师父也提到,在五蕴当中,影响我们最深的是受蕴和想蕴。受蕴容易是我们产生爱烦恼;想蕴则产生见烦恼。想蕴是可以层层叠加的,也会一直改变的。它也特别危险,因为我们总是会执着自己的想蕴 (就是现代说的 “概念、“ “见解“ 、”影像“ “ )。师父给了两个非常有趣的比喻,在这里就不写了,因为师父现场分享得比较精彩!
心得就写到这里,感谢汉栋的邀请,谨以此小小的分享供养给大众。:)
留言
張貼留言